日(ri)前(qian),自治(zhi)區衛(wei)生(sheng)計生(sheng)委印(yin)發的(de)《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wu)行動計劃(hua)實施方(fang)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fang)案》)要求,到2018年底(di),三級醫院全部(bu)開展預約診(zhen)療服務(wu),三級甲(jia)等醫院要(yao)將預約時段(duan)精確(que)到(dao)1個小(xiao)時。醫聯(lian)體內實現醫學(xue)影(ying)像、醫學(xue)檢(jian)驗、病理檢(jian)查等資料和信息共(gong)享,實行(xing)檢(jian)查檢(jian)驗結(jie)果互認。
《方案》要求,以(yi)市(shi)為單位實現醫療(liao)機(ji)構就(jiu)(jiu)診(zhen)“一卡(ka)(ka)通”,患者使用統一的就(jiu)(jiu)診(zhen)卡(ka)(ka)可以(yi)在任一醫療(liao)機(ji)構就(jiu)(jiu)診(zhen)。逐步探索在全區范圍實現患者就診“一卡通”,在就診卡整合就診、結算、支付、查詢、掛號等功能。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實現二級以上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醫聯體內實現優質護理服務下沉,通過培訓、指導、幫帶、遠程等方式,將老年護理、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延伸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可以為合作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提供護理服務指導,提高醫養結合護理服務水平。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探索為患者提供上門護理、居家護理指導等服務。針對腫瘤、疑難復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等,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為患者提供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床旁結算、就診提醒、結果查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務。 (據《寧夏日報》)